



>>QRD型導熱油旋轉接頭適用范圍:
轉速:n≤200RPM
溫度:t≤180℃-343℃
壓力:p≤1.8MPa
介質:過熱蒸汽、導熱油等
材質:球墨碳鋼
注:隨轉速、溫度、壓力的不同,使用極限值也不同,特殊條件的旋轉接頭請與滕州市豐瑞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技術部聯(lián)系。
>>QRD型導熱油旋轉接頭結構特點:
此結構對Q型基本型做重大改進,采用無油軸承雙支撐,雙球面密封,能自動調心,自動補償,使彈簧相對靜止,加上推力軸承在熱油中潤滑,從而在運轉過程中減輕了摩擦,使得不受轉力的影響使旋轉精度與旋轉速度提高了兩倍,對密封面的補償更穩(wěn)定,在耐高溫材質的選用和加工工藝有了可靠的保證,在運轉過程中具有更長的壽命,
    QR型系列旋轉接頭也稱為高溫旋轉接頭,是用于高溫油或蒸汽的設備的介質傳輸;將高溫流氣體介質從靜態(tài)系統(tǒng)輸入到動態(tài)旋轉系統(tǒng)的過渡連接密封裝置。殼體采用灰鑄鐵、球墨鑄鐵、鋼件殼體,低溫油高速設備普遍采用合金銅材做殼體,轉軸使用45#鋼、不銹鋼做密封連接件,密封輔助環(huán)則使用石墨、柔性石墨做填料平衡密封輔助。還可以使用碳金環(huán)、碳化硅、合金、銅環(huán)、碳化鎢、石墨、浸睇環(huán)。密封部分采用了采用平衡式端面密封,密封環(huán)兩端產(chǎn)生的壓力幾乎相等,從而有效地降低了密封載荷對密封面的磨損,在不銹鋼軸頭鑲嵌韓國進口高分子碳化硅環(huán)與密封環(huán)摩擦密封,摩擦系數(shù)低扭矩小,密封效果好。解決了不銹鋼軸頭易腐蝕及不耐高溫問題。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招妮S加長及軸承間隔,拆裝更方便。且轉速快、穩(wěn)定性高,延長了使用壽命。輔助密封采用日本進口硅橡膠及氟橡膠。確保高溫下密封件不軟化。密封環(huán)使用高密度石墨浸漬后加工而成。使用特殊處理過耐高溫不銹鋼彈簧。具有穩(wěn)定性強、轉速快、使用壽命長、安裝方便等特點。
>>QRD型導熱油旋轉接頭實拍大圖:







>>QRD型導熱油旋轉接頭規(guī)格尺寸:

QRD型導熱油旋轉接頭 單向流通內管固定式——螺紋連接
規(guī)格  | 型號  | A  | C  | E  | F  | H  | I1  | I2  | J  | L  | L4  | L5  | M  | N  | 
20  | QRD20  | R3/4  | Rc3/4  | 86  | 42  | 55  | 10  | 10  | 25  | 182  | 152  | 40  | 104  | 18  | 
25  | QRD25  | R1"  | Rc1"  | 96  | 46  | 60  | 10  | 10  | 25  | 202  | 158  | 48  | 112  | 23  | 
32  | QRD32  | R1-1/4"  | Rc1-1/4"  | 116  | 55  | 72  | 14  | 14  | 30  | 224  | 190  | 50  | 125  | 32  | 
40  | QRD40  | R4-1/2"  | Rc4-1/2"  | 125  | 62  | 76  | 14  | 14  | 30  | 252  | 196  | 65  | 143  | 38  | 
50  | QRD50  | R2"  | Rc2"  | 145  | 72  | 88  | 14  | 14  | 30  | 285  | 245  | 68  | 150  | 48  | 
>>QRD型導熱油旋轉接頭工作原理:

客戶可根據(jù)使用設備的具體結構設置各種不同的連接方式
雙向流通式(內管固定式)
在滾筒內裝有不同形式的循環(huán)管路,將流通介質排出。
>>旋轉接頭外管螺紋旋向的選擇方法:

一般情況下,在安裝旋轉接頭的一端看設備的旋轉方向來確定旋轉接頭的螺紋方向。
A.設備逆時針方向旋轉,選用右旋旋向的旋轉接頭。
B.設備順時針方向旋轉,選用左旋旋向的旋轉接頭。
>>旋轉接頭的使用:
1.應該保持滾筒及內管內部的清潔,對新的設備應特別注意,必要時需加過濾器,以避免異物雜質對旋轉接頭造成異常磨損。
2.當發(fā)現(xiàn)旋轉接頭滲漏時,應及時停機檢查滲漏原因,不要帶病工作,以免造成零部件的異常損壞。
3.在未流通介質時,應避免長時間空運轉。
3.因機器長期不使用會導致旋轉接頭內部的結構與起銹,請注意如再使用很可能卡死或者滴漏現(xiàn)象發(fā)生。
4.帶有注油裝置的請定期注油,確保軸承運轉的可靠性。
5.流通熱體介質的旋轉接頭應逐漸升溫,避免溫度急變,對密封件造成老化。
>>旋轉接頭的維護:
1.拆卸旋轉接頭時,應注意過高的溫度對身體的影響。
2.拆下并打開旋轉接頭時,應注意裝配順序,并保持內部零件的原始狀態(tài),以分析原因。
3.檢查密封端面的磨損狀況及厚度變化情況(一般正常磨損量為5-10mm);觀察密封端面的摩擦軌跡,看是否出現(xiàn)三點斷續(xù)接觸或者劃傷等問題,這屬于不正常的摩擦狀況,應立即維修。
